横扫千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1、“横扫千军如卷席”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出自毛泽东的《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1、原诗为: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毛泽东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2、译文:

白云山顶的浓云象是愤怒地站立起来,白云山下的冲杀声震天撼地,连那枯朽的树木也都齐心合力地迎战敌人。红军从山上猛冲下来,枪枝如林,直逼敌阵,如同飞将军降临。十五天长驱七百里,从苍茫的赣江边一直打到青翠的闽西山区,红军横扫敌人的千军万马,势无阻挡如同卷席。有人在那低声地哭起来了, “步步为营”已失败,悲叹又有什么用呢。

3、赏析

上阕前三句从前线指挥所的所见所闻所感总写战斗,前三句化用成语,说明敌人已经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后两句写短兵相接,红军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从山上猛扑下来,奋力杀敌的情景,又形象概括了红军善于打运动战的特点。下阕前三句概括了红军五战五捷的史实,表现了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的特点和威力,歌颂了红军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英雄气概。

下阙起始三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形象地描绘了工农红军长途进击、连战皆捷的雄伟气势。具体而言:红军在这次反“围剿”首战告捷后,“接着打郭、打孙、打朱、打刘。十五天中(1931年5月16日至30日),走350公里,打五仗,缴枪两万余,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围剿”。其中一、三句用豪言续写,中间夹一句触景生情,文笔摇曳多姿!相比之下,敌人又是怎样一个下场呢?“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反动派在伤心抽泣,但是已经来不及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法屡遭失败,毛泽东以无比辛辣的笔调,极为传神地嘲讽了敌军,歌颂了胜利。

4、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5、创作背景:

“第一次围剿”结束还不到三个月,1931年4、5月间,38岁的毛泽东又经历了第二次大“围剿”。这次国民党投入的总兵力是二十万人,采取的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代表王明路线的“四中全会”代表团来到了苏区,提出了红军主力退出中央苏区的主张,甚至要红军到四川去重新建立根据地。毛泽东在会议上严厉批判了这种逃跑主义的方针。在中央局扩大会上,多数高级干部拥护毛泽东的主张,才把逃跑的声浪压下去了。

战役开始后,红军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从4月20日开始后移,向龙冈地区集中。随后又移至东固一带隐蔽集结。三四万人挤在一个狭小地带,三面都有敌人,被称为“钻牛角”。5月14日,得悉王金钰、公秉藩的两个师分别向东固前进。从15日起,红军也分别前移,迂回包围敌人。毛泽东从第二天一早就登上白云山,与朱德一起指挥战斗。至中午时分,就从上次反“围剿”缴获的收报机里听到了公秉藩、王金钰两个师的呼救声。不久,呼救声听不见了,想来战斗已经结束,毛泽东这才从容下山。这次反“围剿”首战告捷,歼公秉藩的28师全部和47师一个旅的大部,缴枪五千余支。红军乘胜向东横扫过去,又接着歼灭了47师一个旅的残部和43师一部,缴枪四千余支。从5月16日开始到30日结束,十五天中,红军从江西赣江边上的固陂、富田打起,一直打到福建建宁,横扫七百里,打了五个胜仗,缴枪二万余支,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这次大“围剿”。蒋介石在南昌召开的高级军官会议上,在大骂部属无能时,不禁痛哭失声,确确实实地哭了!

2、横扫千军造句用横扫千军造句

横扫千军造句

“横扫千军”的解释

横扫千军[héng sǎo qiān jūn] 横扫:扫荡、扫除。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毛泽东《渔家傲 反第二次大“围剿”》词:“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如卷席。”

用“横扫千军”造句 第1组

1、李自成的队伍不断壮大,真是兵强马壮,横扫千军,声威大震。

2、蒙古铁骑以横扫千军之势,几乎荡平了欧洲。

3、刘邓大军以横扫千军之势,很快就解放了大西南。

4、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席卷。

5、如果你们喜欢横扫千军里面展示出来的设计风范,你们在玩至上指挥官的时候也会那么觉得的。

6、单位的多样性会和横扫千军一样大么?

7、雷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末世横扫千军万马!

8、扫字诀,大面积杀伤力,适于以寡敌众,横扫千军。

横扫千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出自哪里?全诗是什么?)

9、黄河涛浪奔眼底,嵩岳崔巍呈雄奇,直觉柔翰胜金戈,横扫千军如卷席。

10、琅琊颜良,字士平,使七宝凤嘴刀,刀出横扫千军,开山裂石。

用“横扫千军”造句 第2组

11、这一天,迈着坚定的步伐,考场一起厮杀;这一天,解答命运的密码,横扫千军万马;这一天,提着紧张的神经,细心做着检查;高考日到,祝朋友一切安好!

12、恭喜你,终于完成了升级任务,从准妈妈升级为妈妈,开发出了2.0版!祝愿你的第二版一路横扫千军,过关斩将,直至成为你的顶梁柱,成为你最骄傲的作品!

13、将来咱们的子子孙孙读到咱们在这场战争开头如何从失败中夺得光荣,然后又如何横扫千军得胜利的时候,或许也会读到这些假日小汽船如何闯进地狱,光荣而归。

14、只见赵无极忽一伸手,拨出身边齐眉长棍,在这江心水底,不顾阻力,一招横扫千军就向前击去。

3、横扫千军是什么意思

横扫千军: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出自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例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席卷。

4、横扫千军什么意思

横扫千军的意思

解释:

1. 基本含义:横扫千军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通常用来描述在战争中或者竞争中,某一方拥有强大的实力和优势,能够轻易战胜众多对手,势如破竹。

2. 详细解读:横扫千军中的“横扫”表示大规模、全面地扫除、击败;“千军”则指代众多的军队或对手。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战争场景,形象地反映了战场上的绝对优势。在现代,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商业竞争、体育赛事等,用以形容某方在特定场合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超凡能力。

3. 语境应用:该成语多用于描述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关键时刻的转折,用以形容那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或人物。同时,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超凡能力。此外,在商业、政治等领域中,这个成语也常被用来形容某一策略或行动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和显著成果。

总的来说,横扫千军是一个表达强大实力和优势,形容在竞争中轻易战胜众多对手的成语。

5、横扫千军的意思是什么

横扫千军,读音héngsǎoqiānjūn,汉语成语,形容一举消灭了大量敌人;也形容诗文、书法等气势宏伟、气魄很大。

横扫千军近义词

风卷残云

横扫千军反义词

溃不成军、丢盔卸甲

横扫千军出处

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横扫千军造句:

1、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2、起义军领袖刘邦、黄巢等的诗,带有横扫千军之势。

3、李自成的队伍不断壮大,真是兵强马壮,横扫千军,声威大震。

4、蒙古铁骑以横扫千军之势,几乎荡平了欧洲。

5、刘邓大军以横扫千军之势,很快就解放了大西南。

游戏推荐

宝可梦大集结,宝可梦大集结国服

2024-10-29 10:52:11

游戏推荐

PUBG体验服手游下载(和平精英国际体验服怎么下载)

2024-10-29 10:55:23

搜索